◆ 讓我來比較MBA和CFA
工學背景準備CFA的經驗 (文/ 陳信嘉)
「專業分工」已成為現在台灣產業的執行標的,站在服務業頂端的金融業更是講究專精、專職之道。這幾年,隨著金控公司的興起,取得證照爭取求職優勢的方式似乎成了趨勢,許多金融從業人員為了證明自己與眾不同的專業能力,紛紛選擇參加由國內外不同機構所舉辦的證照考試;姑且不論這些證照是否真能有效評估出持有者的專業才能,但時勢所趨,當國內證照的評估水平已不足為國際或知名企業所認定時,取得國外的證照更是讓人趨之若騖。
特許財務分析師 (CFA) 即是在短短幾年內成為金融界的新寵,一躍成為台灣最受推崇的金融執照。關於CFA的傳言也就不逕而走,一般同行就盛傳考上CFA的月薪底限至少三十萬,而考上CFA更有如古代科舉制度下的金榜題名,是一般書生躍入龍門、升官晉級的不二法門。盡管人云亦云,擺脫了CFA所附帶的名利優勢,無論如何,CFA課程 (CFA Program) 提供財務上系統化、全面性的教育,確實是專業從業人員所需具備的重要訓練。
就筆者的經驗而言,大學時念的是土木工程,在選擇出國唸企管碩士 (MBA)之前和財務並無任何的涉獵,更無遑像多數的好友一樣會為了投資股市去研讀相關的書籍或資料。但在念MBA的第一學期,我和一群在華爾街已有多年工作經驗的美籍人士同修會計基礎、財務基礎,語言上的隔閡,加上對於上課教材的生澀,對初學的我而言是相當困難的,因此非常辛苦。不過在決定準備CFA Program後,一切有了改變。
當初在幾個學長的強力推薦下,我決定參加2002年的CFA 第一級 (Level 1)的考試,也是在MBA的第二個學期,我在學校選修公司財務 (Corporate finance)等財務課程並開始準備CFA。由於CFA的教材提供了一個系統化的學習途徑,不論是財務、經濟、會計、統計等領域,CFA的指定教材有效率的為閱讀者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知識基礎,更可與學校課程相輔相成;感覺CFA的教材就像高中時念的參考書一樣的熟悉易懂,比學校的正統學習有更快速的效果,於是,在CFA教材的協助下,我在學校的表現自然也完全不同了。
在幸運地通過Level 1的測驗之後,我在2003年更是「期待」地準備第二級(Level 2)考試。而CFA Program也沒讓我失望。我第二年在學校選修的是一些較深入的財務課程,但也沒逃出CFA Program的掌握。雖然學校的教學內容較為詳細,但大都是CFA Program的涵蓋範圍,反倒是CFA因為內容廣泛,準備起來雖然吃力卻很充實。當時的心態是認為姑且不論考上後的金錢利益,至少在學習層面上準備CFA的對於專業學養而言是明顯且立即的。紐約大學的企管碩士課稅 (MBA Program) 雖然以財務見長,但CFA Program卻能與該校課程相互見長,也說明了CFA今天能在全球金融界獲得一定的推崇,並非是浪得虛名。
由於CFA一般要三年才能取得,同時在第二級 (Level 2) 和第三級 (Level 3)都需通過英文作文的測驗,考取的難度自然不在話下。因此對於金融從業人員而言,擁有CFA不僅代表相當的專業知識,優秀的英文寫作能力與理想的執著也絕對是值得肯定的,難怪擁有CFA就像握有一張榮登勝利寶座的王牌,想不成為現今財務界的當紅炸子雞?也難!
***作者為麻省理工學院(MIT)土木工程碩士、紐約大學(NYU)的企管碩士、CFA Level 3考生 ***
本文內容由金證照顧問公司www.gocharter.com.tw提供 |